云南作为信鸽西南赛区的重要战场,诞生过无数名家铭鸽。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位来自北京,却深耕于云南赛场的名家——雲鼎軒·联盟鸽业王剑宇的赛鸽心得。该鸽舍多年征战公棚与寄养棚,拥有种鸽400多羽,主要血统为盖比鲁迪直子及直女,威廉迪布恩340直孙及直孙女。
为什么很多北方的名家大户在云南飞不好?
我在云南实际居住有20多年。我感觉北方的鸽子质量还是偏高一点儿,但是对赛线的把握还有鸽子体型结构的把握没有云南本地鸽友有经验,这方面的把控的稍微差一点。
很多名家大户在云南为什么飞不好?不是说鸽子差,我感觉就是跟鸽子的出生地方有关系。你比如说像河北、天津、北京乃至东北,海拔很低,但在云南打比赛,鸽子要飞到2000多米,含氧量都不一样。所以鸽子的出生地就吃亏。有很多外省的鸽友把冠军、铭鸽名血拿来云南飞,也飞不好。一个是出生地点有关系,再一个就是对赛线的把握不准确,了解不够透彻。
您从北京来到云南,是如何把自己的鸽子改良了?
这个其实都是碰,真的都是碰。无论是一路鸽子,还是几路鸽子,还是得在天上飞,你飞完了才知道这路鸽子是飞什么距离,这路鸽子是飞什么天气,那路鸽子是飞什么赛线,你只有试出来才是硬道理。
你觉得盖比鸽子的优缺点是?
盖比的鸽子普遍稍微晚熟一点,但是盖比的鸽子稳定性好。我感觉盖比都是炒的,真正公棚飞高位的啊,盖比不太多。也有可能挂一点盖比血系,也有可能就是为了宣传自己家的盖比。但是我感觉公棚飞快鸽子,盖比优势不大。盖比胜在稳定性强,打俱乐部,多关赛,这种盖比绝对好使。我现在主要用盖比,还有那个威廉迪布恩打多关赛,这两路为主,但也是搭着别的鸽子。你不搭着别的鸽子飞不了,体质不一样。
在云南打公棚和打特比的鸽子区别大吗?
肯定是有区别的,打公棚的鸽子讲究要快,体型结构要求前冲要好,中心点要在前面,包括膀条不能太长,膀条太长的鸽子振翅的频率就慢,副羽也不能太短。在北方是副羽长了不成,因为北方它飞平原、顶风稍微多一点儿,没有特别高的山峰。在云南这边有的公棚有鸽子能飞的2000左右分速,所以鸽子如果膀面太小了,借不住风势,飞不快打不过。
但是你要是在云南打多关,你膀条太短了又不成,因为你频率太快,鸽子会很快疲劳,体能消耗比较大,它可能飞的一半儿就落地了。可能两三百公里,还能飞高位冲到前面,但是一上了距离就够呛了。
在这边鸽子确实挺难飞的,大山里边人都找不回来,更何况是鸽子,所以这边能飞500公里的鸽子,绝对是有血统的,没有那滴血是绝对飞不下来的,回来也是瞎猫碰死耗子。
在云南公棚打比赛不同赛线怎么选鸽子?
这边的高分速之所以高分速,是气流原因导致的。有的时候你看天气才一二级风,可能上边儿的气流会变,不像咱们北方五六级大风给鸽子兜回来,所以交公棚如果飞西线,大小体型都有飞高位的。飞南线体型大不成,因为南线是有爬坡的,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放西双版纳到昆明,到东川,你太大体型的,比较吃力,中小体、紧凑一点,膀条不宜过长,尤其是主羽那几根不能太长了,太长了它就频率慢了。
现在专门人那培育就是打速度赛的鸽子,那些鸽子摸起来都是前冲好,你不管它三角体还是炮弹体,重心点靠前,膀肌得有力,你才能飞高位。但是你要是打多关,你就不能这么选了,你的平衡点就必须往后拖。
打多关赛的配对理念?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还是稳配稳,中长距离配中长距离的鸽子。我不是有两路迪布恩吗,有时候是这两路配,有时候配的盖比这一路,还有配的其他奖鸽。这两路鸽子它飞不飞高位不好说,这是有运气成分在,并不是说你的鸽子有多好。
我感觉打特比环能飞高位的,一个是人的运气,二是鸽子的血统,最主要的是喂养和训放。很多二三流的鸽子能飞高位,跟训放喂养是离不开的,否则再好的鸽子都没有用。
幼鸽的如何喂养?
我打比赛的鸽子下窝之后以补钙为主,蛋白质、豆类,刚下窝的鸽子不要为油料,会增加消化负担,我喂的都是好消化的,比如说糙米、小米、或者基础粮这些,但是像那个小魔鬼这些料我不喂,包括打比赛的我也不喂。
像我的鸽子,我不撑嗉,随便自然吃,因为我觉得没有意义,鸽子嗉囊是有弹性的,不是说你撑完了它以后就那么大,撑嗉还会导致鸽子腺肌胃负担重,容易得嗉囊炎。
我一般是小鸽子下窝,盐水煮豆,放一点点盐,小鸽子爱吃。黄豆为什么要炒熟呢,因为会有一点毒性要处理,另外煮一下豆子呢,它吃多少都不会撑,因为里边儿它有水分。你如果给干豆子,小鸽子只要饿的时候,你是给多少吃多少。有时候摸着那嗉囊都吓人。
打比赛的鸽子怎么喂?
打比赛的鸽子家飞一般都是喂两顿,飞完了回来,我是矿石里边配点儿我自己的调的好消化的小粮食,像谷子、小米、棒碴、糙米,让他吃个二三分饱,不会喂饱。因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鸽子饿就听话。再一个它不需要那么多。只有打比赛才需要那么多。
你连着训放5趟100公里,也才500公里,打比赛的时候一趟就500,他需要不了那么多能量。你如果老怕它饿着,喂的足,家飞就飞不好。我们也是自己摸索的,问这个问那个的,完了自己再琢磨,这就是靠经验堆出来的,一点一点儿摸索。最早养特比的时候,我是不分粮一起喂,后来才先喂大粮,后喂小粮。